首页 > 新闻中心 > 公司新闻

平博·(pinnacle)官方网站|半岁男童肛门旁边多了个洞,医院检查竟因奶奶造成

发布时间:2025-10-17 11:30:07    次浏览

孩子带纸尿裤并不是为了使大人省事,关键是不要给孩子造成不良刺激。待孩子2岁后会感到排尿或排便至尿裤内不舒服时,家长就要因势利导带孩子到坐便器的地方,使孩子形成排便与坐便器的关系,很快就会建立正常的解手习惯。锻炼才是孩子最好的成长工具。 上半年出生的童童生了个奇怪的病,童童妈很早就发现崽崽有两个屁眼,一个拉粑粑,还有一个在上面点,只是一个洞洞,一开始也不晓得别个小朋友有没?他奶奶说是假屁眼,童童妈急了:大人为什么没有?正常不?如果是的话,什么时候会消咧?一系列的不明白,希望有人知道告诉下答案! 还有一个问题困扰着童童妈,崽崽的真屁眼上有一小坨肉肉,他奶奶怀疑是不是痔疮,这么小的小孩会张痔疮吗?她现在每次拉粑粑都是稀的,或者是一堆堆的,以前有过几次拉硬粑粑,用好大的劲才出来,可能就是那时候那一坨小肉肉才出来的,要采取什么措施不咧? 一开始家长咨询了下附近的医生这种是婴幼儿肛周脓肿,破溃后可形成肛瘘。孩子太小,所以不建议手术治疗。家里人赶紧找来软膏,但是效果并没有反而越来越大。害怕的童童妈赶紧把孩子带到了省立医院。医生检查为脱肛,但是原因百思不得。这时医院的老主任过来说:肯定是小孩子把尿把多了。是传统的'把尿'或'把便'方式,容易造成婴儿脱肛现象,造成痔疮的前提。中国人痔疮发病率高与幼时接受'把尿''把便'有一定的关系。提醒家长,对1岁以下的孩子进行把尿训练,如果掌握的时间不对,很容易引起孩子抗拒,反而给以后的如厕训练带来困难。此外,由于把尿不容易掌握时机,把尿时间长了,孩子的肛门周围压力加大,会对娇嫩的肛门括约肌造成损伤。 局部频繁把便,婴儿会频繁用力,加上自身控制肛门括约肌的韧带相对松弛,非常容易造成直肠黏膜经肛门突出的现象,也就是脱肛。脱肛又会造成婴儿排便时部分梗阻,增加排便费力程度,这又容易引发肛裂。中国人痔疮发病率高,与幼时接受把尿、把便有一定的关系。 此外,如果家长频繁地给孩子把尿,会让孩子对大人的指令产生条件反射尿尿,非膀胱充盈刺激括约肌而反射排尿,孩子由于缺乏憋尿的经历,其膀胱括约肌得不到锻炼,会导致膀胱容量小、憋不住尿,反而容易尿频。婴儿的尿道括约肌、肛门括约肌要在3岁左右才能完全发育成熟,而这是人控制便尿的生理基础之一。所以,在此之前,孩子是没有能力完全控制排尿排便的。1岁以前,与其说把尿是训练孩子,不如说是训练家长找到孩子比较容易排尿的时间,比如吃奶后5~15分钟、睡醒后。宝宝堂亲子育儿微信公众号:baobaotang2012(长按可复制)好文每天及时读!还能解答育儿问题哦!